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路由器配置基础(中)
阅读量:6973 次
发布时间:2019-06-27

本文共 2989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9 分钟。

网络命令 

任务 命令 
登录远程主机 telnet hostname|IP address 
网络侦测 ping hostname|IP address 
路由跟踪 trace hostname|IP address 

6. 基本设置命令 

任务 命令 
全局设置 config terminal 
设置访问用户及密码 username username password password 
设置特权密码 enable secret password 
设置路由器名 hostname name 
设置静态路由 ip route destination subnet-mask next-hop 
启动IP路由 ip routing 
启动IPX路由 ipx routing 
端口设置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设置IP地址 ip address address subnet-mask 
设置IPX网络 ipx network network 
激活端口 no shutdown 
物理线路设置 line type number 
启动登录进程 login [local|tacacs server] 
设置登录密码 password password 

五、配置IP寻址 
1. IP地址分类 
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二个部分,A类地址前8位为网络地址,后24位为主机地址,B类地址16位为网络地址,后16位为主机地址,C类地址前24位为网络地址,后8位为主机地址,网络地址范围如下表所示: 

种类 网络地址范围 
A 1.0.0.0 到126.0.0.0有效0.0.0.0 和127.0.0.0保留 
B 128.1.0.0到191.254.0.0有效128.0.0.0和191.255.0.0保留 
C 192.0.1.0 到223.255.254.0有效192.0.0.0和223.255.255.0保留 
D 224.0.0.0到239.255.255.255用于多点广播 
E 240.0.0.0到255.255.255.254保留255.255.255.255用于广播 

2. 分配接口IP地址 

任务 命令 
接口设置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为接口设置IP地址 ip address ip-address mask 
掩玛(mask)用于识别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位数,IP地址(ip-address)和掩码(mask)相与即得到网络地址。 
3. 使用可变长的子网掩码 
通过使用可变长的子网掩码可以让位于不同接口的同一网络编号的网络使用不同的掩码,这样可以节省IP地址,充分利用有效的IP地址空间。 
Router1和Router2的E0端口均使用了C类地址192.1.0.0作为网络地址,Router1的E0的网络地址为192.1.0.128,掩码为255.255.255.192, Router2的E0的网络地址为192.1.0.64,掩码为255.255.255.192,这样就将一个C类网络地址分配给了二个网,既划分了二个子网,起到了节约地址的作用。 

4. 使用网络地址翻译(NAT)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起到将内部私有地址翻译成外部合法的全局地址的功能,它使得不具有合法IP地址的用户可以通过NAT访问到外部Internet. 
当建立内部网的时候,建议使用以下地址组用于主机,这些地址是由Network Working Group(RFC 1918)保留用于私有网络地址分配的. 
l Class A:10.1.1.1 to 10.254.254.254 
l Class B:172.16.1.1 to 172.31.254.254 
l Class C:192.168.1.1 to 192.168.254.254 

命令描述如下: 
任务 命令 
定义一个标准访问列表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 source [source-wildcard] 
定义一个全局地址池 ip nat pool name start-ip end-ip {netmask netmask | prefix-length prefix-length} [type rotary] 
建立动态地址翻译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 name} pool name [overload] | static local-ipglobal-ip} 
指定内部和外部端口 ip nat {inside | outside} 


如下图所示,路由器的Ethernet 0端口为inside端口,即此端口连接内部网络,并且此端口所连接的网络应该被翻译,Serial 0端口为outside端口,其拥有合法IP地址(由NIC或服务提供商所分配的合法的IP地址),来自网络10.0.0.0/24的主机将从IP地址池c2501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自己的合法地址,经由Serial 0口访问Internet。命令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501 overload中的参数overload,将允许多个内部地址使用相同的全局地址(一个合法IP地址,它是由NIC或服务提供商所分配的地址)。命令ip nat pool c2501 202.96.38.1 202.96.38.62 netmask 255.255.255.192定义了全局地址的范围。
六、配置静态路由 
通过配置静态路由,用户可以人为地指定对某一网络访问时所要经过的路径,在网络结构比较简单,且一般到达某一网络所经过的路径唯一的情况下采用静态路由。 
任务 命令 
建立静态路由 ip route prefix mask {address | interface} [distance] [tag tag] [permanent] 

Prefix :所要到达的目的网络 
mask :子网掩码 
address :下一个跳的IP地址,即相邻路由器的端口地址。 
interface :本地网络接口 
distance :管理距离(可选) 
tag tag :tag值(可选) 
permanent :指定此路由即使该端口关掉也不被移掉。 

以下在Router1上设置了访问192.1.0.64/26这个网下一跳地址为192.200.10.6,即当有目的地址属于192.1.0.64/26的网络范围的数据报,应将其路由到地址为192.200.10.6的相邻路由器。在Router3上设置了访问192.1.0.128/26及192.200.10.4/30这二个网下一跳地址为192.1.0.65。由于在Router1上端口Serial 0地址为192.200.10.5,192.200.10.4/30这个网属于直连的网,已经存在访问192.200.10.4/30的路径,所以不需要在Router1上添加静态路由。
      本文转自xubenxin  51CTO博客,原文链接: http://blog.51cto.com/windows/13459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linux基础(5)-用户及权限
查看>>
自己动手写GC
查看>>
hybris 提高订单生成效率
查看>>
通用类整理
查看>>
工作习惯沉淀
查看>>
moment.js
查看>>
安装redis
查看>>
complex query几个原则
查看>>
正则表达式(一),处理数字与数字之间的数
查看>>
JAVA之Exchanger
查看>>
Linux驱动之IIC总线
查看>>
Linux-NoSQL之MongoDB
查看>>
阿里云ECS(Ubuntu)安装Docker
查看>>
Raphael 对热区的控制
查看>>
vue组件导航栏动态添加class
查看>>
HDU(2255),KM算法,最大权匹配
查看>>
Tinkoff Challenge - Final Round (ABC)
查看>>
CentOS环境下通过YUM安装软件,搭建lnmp环境
查看>>
使用ODP.NET一次执行多句SQL语句
查看>>
python 10.19作业
查看>>